读书笔记 | The Gay Genius 苏东坡传(一)
手边的苏东坡传终于读完,这或许是人物传记里读的最有意思的一本了,然人比书更有意思,超凡脱俗,整个一个活神仙,比济公济癫还像神仙。我前前后后读了有半年之久,开启在疫情之后,结束于春和日丽之时,并且在读完最后一页的第二天,闺女学会了骑车。兴致有余,我写了几句事关学车的小记,随后才着手梳理这篇读书的笔记。行文至此,试想若东坡看见子女学得一个新本领,不知道作为一个老父亲,是否感觉也如我一样?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区别。
东坡先生,显然与东坡所代表的含义是截然不同,毫无疑问,历史确有其人,且集诸多身份与一身,但东坡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,相对于更多人而言,东坡更是一连串的符号。。。他是翰林学士,是画家,因寒食帖而千古留名的书法家,是与司马光一起极力反对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意见的政治家,司马光去世之后,被列为反对派之首;在颠沛流离之际,穷凶极恶之时发明东坡肘子,钻研东坡肉,首先发明了剃脊椎碎肉,煮食苍耳的美食家、养生家;也是按照秘方亲自酿酒的试验者,是尝试进行制墨的工程师,当然最为出名的是声誉天下的是散文家、诗人等等,其散文成就之高,连同父亲、兄弟一起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三,被称之为三苏,更是一位乐观旷达,融汇儒释道三家的活神仙。任何一项拿出来,皆是常人一生不可抵达的高度,这样的人不是神仙又是什么?东坡所在一朝,让那段历史不再枯燥,让彼时经历的诸多苦难不值一提。
东坡与弟弟苏辙由童年直到暮年,一直相互扶持,关系从童年时代开始,苏轼负责苏辙的学习指导,兄弟两人的情谊在那个时代就埋下了种子。当然,在苏轼最为痛苦和黑暗的时代,来自苏辙的安慰和关怀照顾,更是让这段兄弟之情增色不少,是人间少有的兄友弟恭的表率。“兄弟二人忧伤时相互慰藉,患难时相扶助,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,写诗相互寄赠以通音信。”子由在东坡墓志铭上写“我初从公,赖以有知。抚我则兄,侮我则师”可见一斑。其兄弟之间谈诗论事,为后世留下来巨大的文化财富,也促成了那首令人顿悟的诗句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,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哪复计东西。”
在读的时候,我想苏东坡名满天下,做过大官,虽被贬,纵然不能一辈子总吃香喝辣,但是基本生活应该不成问题,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,可以说是远非如此。要说富足,其实也只在老苏在世时,彼时其叔叔做官,家里还能请的起仆人,即后来东坡在翰林学士时期,再往后,随着皇太后离世,章惇掌权时,东坡处境可谓窘迫至极,从黄州,到惠州,到雷州、詹耳,薪俸被欠,生活支出,不得不采用悬吊的手段来进行节省开支,被从雷州府衙的居住地赶出来后,自行搭建草舍,耗尽了大部分钱财。
显然东坡经济营生技能极差,估计比我也好不了多少。当然他到最后好歹有个茅舍,也并未欠银行多少,与我又有很大不同。但是其率真而无奈的一面,也常常令家人陷入不可预知的困难之中,其在常州定居之前,在宜兴散步时,看见一个老妇人因为变卖祖宅嚎啕大哭,居然就回去把地契烧了,并且也没有向人家要回买宅邸的钱,真是人间少有的傻子。若家里没有万贯金银在手,不愁吃穿的话,任何哪个女人跟这种人过活,不知道要遭多少生活的罪。而实际上,跟随东坡的女子,遭受的苦难,也远远不止于此。
王弗早早去世,从十五岁嫁给苏轼到二十六岁病逝,与东坡相处仅11年,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,后来由其第二任妻子润之抚养。东坡也在其去世十年后留下两首小令,其一是我极爱的一首悼亡词,每每读起,无不唏嘘。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自难忘,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岗。
第二任妻子与元佑九年八月初一(公元一零九四年)逝世,而后闰之的侍妾朝云一直陪伴苏轼,在服侍东坡二十年不到的时候,殒命海南。东坡先后失去母亲、妻子、父亲、幼子,和第二任妻子,苦则苦亦,痛则痛亦。然彼时东坡与朝云皆有佛缘,生死之事也是水到渠成,淡化生命逝去的悲伤。
东坡一生深遭资深政治玩家玩弄于鼓掌之上,被迫一步步远离居住地,远离故土,远离一切朋友和亲人。唉,这个苦命的中年人,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,像极了一只被现实不停抽打的老牛,被迫沿着他人设计的路线,任人摆布,默默行走。不仅他如此,与他相关的人境遇也并没有好多少。但生性乐观旷达的东坡,每到一地,似乎都有化被动为主动的本领,在苦难里面寻找挑战命运的乐趣,与村民、农妇为邻,过着普普通通又绚丽多彩的乡间生活。
不知道加缪是否知晓我东坡,如果知道的话,西西弗神话会不会给他留一些更为荒谬的印记,这用灿烂的生命写出来的大荒谬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