扒河琐记

扒河琐记

“扒河”是苏北地区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个典型工程,主要是为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,省内主持兴办江淮水北调工程,即徐洪河工程,该工程于1976年冬季正式首次开工,县城当时处于工程的主要地段,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扒河工程就在我们那里同步开始了,工程到1990年、1991年续建,成了目前看到的样子。

参与干活的村民多数来自周边乡村,有的甚至从安徽泗县、徐州铜山地区过来。“扒河”需要农户家庭出一个人到河堰上干活,如果不出人,可以用粮食或者其他替代。那个年代人比粮食富裕,上河堰不仅可以吃大锅饭,还能挣工分,所以人口多的家庭,出一两人去扒河工地,自然不在话下。据我所知,二老爷、二姑、老爸去过河堰,几个叔叔未曾考证。

每到开工的时候,河道里、河堰上除了干活乒铃乓啷的声音,还有机器的轰鸣声,人们的干活时的欢笑声河道里面的人,拿着铁锹,上上下下翻土,也自然少不了领队人员大声指挥的声音,倒车、卸土、或者重新丈量尺寸。大家谈论最多的是谁干活的最卖力,谁的方法最好用,谁家的铁锹更好用,甚至是谁的笑话最好笑,以及谁家的姑娘最好看,谁家的婆子最惹不得,纯体力活,又是这种大部队式的劳作,让人们在冬日里有了更多交流和释放的机会。那时候人与人之间,没有太大悬殊,即使是村长书记,仍会亲自下河堰干活,拿铁锹、抡锤子、带头推车子是常态。

那时候从河堰上看过去,不出意外的话,能经常看到各种样式的独轮车、圆的,方的铁锹、柴油机、水泵,黑压压的人群拥挤在一起。1976年的徐洪河工地,独轮车是主要运输工具之一,翻斗车或许有,估计数量未必多,并且也多是从各乡各村征集而来。独轮车现在几乎很少见到了,其实颇有来历,知道的自然知道,不知道的说了也是白说。有人说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打赢,其实就是靠的淮海地区数不清的独轮车,它是抗战胜利功臣之一。半人高的独轮车,从上面往下看,成梯形,前短后长,再往后是两个磨蹭光亮的车把手,在把手边上常常有一个宽宽的皮带,约7-8公分,厚度2-3个毫米,在独轮车上面放一个醋藤编制的团篮子,篮子的一角用一个麻绳与独轮车相连。在翻土的时候,推车人用手腕抬起车把,腾出一只脚控制车的方向,团篮向车子的前方翻过去,如此就可以将满满的一篮土翻到需要的位置,翻过去的土成一个馒头形状,与其他的土堆合在一起。

 

力气普通的汉子,不带皮带能运的货物有限,但是只要脖子上肩膀上挂上了条这样的皮带,整个人的力气都被调动起来,可运一倍以上重量的货物。从河底往河岸上运泥土的时候,皮带会被紧紧扣住。推车人一咬牙,一股气,把车子的后腿抬离地面,慢慢启动,走上几步后,力气大的甚至可以跑起来。要知道,河堰没有完全建好之前,坡道还是很长的,一口气推上去,并不容易。别小看这根皮带,其实是可以将独轮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。正是通过这个带皮带的独轮车,河底的土壤被一点点运到河堰上,运到河堰上的运输车里面。到了90、91年续建徐洪河工程时,翻斗车派上了更大的用场,如果坡道设计合理,车子可以从河底一直开到河堰上,但是独轮车仍然有它的价值。

 

河堰里有时还会看到某个生产队与其他生产队比工程进度,看哪个进度更快。。。要知道,70年代的人最怕带节奏,一带一个准。这些在一起干活的人,以大老爷们为主,里面少不了自家爷们,邻里乡亲,具备天然的凝聚力。他们干活干到兴致处,也自然会常常喊起号子来。如果运气够巧碰到一起,号子一个带一个,整个河堰都是号子声,直传到不远的村庄里面。村里面的好事者,远远的站在村口观看,当然随着河道工程的进度,这种喧闹和熙熙攘攘的声音越来越少。直到工程段临近结束,河堰上下只有零星的检查人员和做扫尾工程的人,而曾经在这段河堤上工作的熙熙攘攘、热热闹闹的大队人马,不知道又开拔到哪里去了。

留下回复

苏ICP备202301204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