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 | The Gay Genius 苏东坡传 (三)

读书笔记 | The Gay Genius 苏东坡传 (三)

东坡政治生涯上,有三起三落,“乌台诗案”引发改革派对东坡的第一轮大调查, 是为落的开始。这一时期以吕惠卿、曾布为主导,而东坡前期好友章惇是为营救,后章惇 、曾又对新法多有反复,在新法推进的过程中慢慢的也改变了对东坡的态度。改革派对苏轼的定罪:身无学术却滥竽充数,急于提拔而依附权贵,圣上待其宽容却拒不领情,以诗诽谤朝廷大政实属叛逆。

而原因在这里:《山村五绝》中“赢得儿童语音好,一年强半在城中”明显是在讽刺青苗法;“读书万卷不读律,致君尧舜知无术”是在讥讽新法改革科举制度;“东海若知明主意,应教斥卤变桑田”是公开和朝廷大力推广的农田水利法唱反调。

这还不是苏轼的至暗时刻,后续政局突变,改革派暂时失势,东坡因为并未对改革派全盘否定的态度,被保守派打压,而后改革派上位, 章惇当了副宰相之后,复对东坡的致命打击才陆续抵达。东坡从此被一路贬到儋州,途径雷州半岛而登陆海岛,改革派处心积虑的将元佑派人士永不录用,而只有东坡一人被重点照顾到天涯海角。

不知道作者写到这位旷世奇才备受凌辱的处境,是不是心有戚戚焉。东坡政治心态,由前期的心怀希望以至于到后来顿悟,彻底淡出官场。以东坡的才智和士大夫行为准则,自然对政治纠纷的蝇营狗苟和当权派小人做为不屑一顾。然而在反对派眼里,他的那些所作所为都成为政敌打击他的有力武器。那些人轮番在东坡曾经写过的文章、诗词里,寻章摘句,搬弄是非,恶意曲解,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。

“白头萧散满霜风,小阁藤床寄病容。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。”这首小诗传到京都,就成了政敌章惇打击东坡的利器,然而也让千里之遥的海岛迎来了在两宋时期的文化高光时刻。

志趣相投的人,无论怎么样都能找到一些契合点,有趣的人,到哪里都是有趣的。从引文来看,谈到的逸文来看,也可以见东坡,甚至是林语堂本人关于政治和为官之道理解的端倪。写东坡小文羊肉贵,无法与官争买,就买脊椎肉,写流传的官员辞官而病痊愈的故事,无不是对为官者的嘲讽,尤其是写到东坡对奸人构陷时,厌恶之情,溢于言表。涉及描述实在太妙,摘录一下​。

“惠州市肆寥落,然日杀一样。不敢与在官者争买,时嘱屠者,买其脊骨。骨间亦有微肉。煮熟热酒漉,随意用酒薄点盐炙。微焦食之,终日摘剔牙綮,如蟹鳌逸味。率三五日一。吾子由三年堂庖,所饱刍豢灭齿而不得骨,岂复知此味呼?此虽戏语,极可施用。但为众狗待哺者不悦耳。”

“当时有一种迷信,官员若有重病,辞去官职,有助于病的痊愈,也能延年益寿。意思是在上天看来,做官和抢劫人民原是一而二,二而一的。辞官不做就犹如向神许愿不再为恶之意。说东坡说他也闻有此说,愿意一试。”

东坡的时代在千年以前,如今饮食市场的变化,物质的丰盈,让东坡失曾经感慨万千的事情,已多数不复存在,一个市甚至一个市场只杀一只羊,其实也一只不杀,市民照样能买到羊肉,不管是我的老家还是当前居住的南京,但是相比猪肉这种大众食品而言,羊肉价格还是高出不少,官家是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,我手头也没有准确的数字。

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认知提升,原先那种官员辞职就能重获健康,延年益寿的封建迷信说法,想来并没有​明确的因果关系,如果细究起来,并且很大可能呈现截然相反的结论,因为该种情况在现实中似乎更容易找到例子。

留下回复

苏ICP备2023012044号